当前时间: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学校首页

学院概况

明确方向  夯实基础  强化技能  学以致用


体育学院始建于1978年,前身是昌潍师范专科学校体育系; 20005月随着潍坊学院的组建,更名为潍坊学院体育系;2009年撤系建院,设立潍坊学院体育学院。学院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是山东省乡村振兴体育研究院理事单位、潍坊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

学院现有体育教育系、社会体育与指导管理系、公共体育教学部,设有综合办公室、团总支(学生工作办公室)、场馆与实验室管理中心、大学生体质健康中心、科研及服务地方办公室等科室。

1978年建专业,为2年制体育教育专科,2000年始招体育教育本科,学制为4年;2007年增设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专业,学制为4年。全日制在校生800余人。到目前为止,已为社会培养4000多名毕业生,且在体育、教育及社会其它领域均博得广泛赞誉和好评。2024年,在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包括男子百米在内的52金的优异成绩。

师 资 队 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70人,教授3人,副教授2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人。拥有山东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首席专家1人;国际级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12人,国家级健身指导员7人,国家级康复治疗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1个家庭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教育世家”。30余人次在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奖,1人获山东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不分专业)二等奖。

教 学 改 革

近年来,依据社会需求、专业特点、学情现状等元素,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强基础,突特长”的人才培养理念,体育教育专业着力打造“主干课+训练课+主选课”的课程结构特色,围绕“教会教学”凝练专业教学特色,辅以“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大赛”将课内教学与课外习练进行融合。社体专业着力打造“主干课+方向课”的课程结构,围绕社会体育需求和学生职业规划,在学生实习实践中植入“双选模式”,办学特色不断强化,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明显。2024年体育教育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

学 科 科 研

体育学入选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着力打造体育教学与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和运动康复与健康促进三个研究方向教学科研团队。教师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近50部;获国家体育总局、山东省社科等省部级科研立项近20项,经费200余万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教科研成果获省级奖励4项,获泰山文艺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培 养 质 量

以优良学风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自1999年山东省举办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以来,共获得团体一等奖2次,二等奖6次;理论团体一等奖3次,二等奖3次;体操、田径、篮球、足球、网球、说课等项目都获得优异成绩,位居省同类院校前列。以考研录取率和就业率为代表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考取高校包含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国内知名体育院校。毕业生社会竞争力优势明显,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和40人以上的教师编制。办学40多年来,已为社会培养了4000多名优秀人才,毕业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得到社会的认可。

训 练 竞 赛

坚持以赛促练、以练促学,构建形成了“赛、训、教”一体化工作机制。参加全国健美操、啦啦操、机器人马球等比赛,获得30余项冠亚军奖项。参加2023年山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取得1金,3银,2铜,13人次破6项校纪录,获潍坊市委市政府贺信表彰。

服 务 地 方

引领区域体育基础教育改革,助推地方体育事业创新发展,构建“互馈、同育、共融”的社会服务新样板。与30余家企业深度合作,协同推进体卫融合、体教融合,自觉承担儿童青少年健康筛查和运动干预等重大民生实事,联合潍坊市强制戒毒所对戒毒人群运动干预,助力潍坊市体育骨干教师师资培训、体育赛事开展等,成效显著。



潍院体院公众号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体育学院
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邮政编码:261061
联系电话:0536-8785319